72 岁糖尿病患者张某,病史 10 年,因右脚严重感染伴组织坏死入我院综合科。检查可见右足第三趾干性坏疽,创面深度溃烂,伴蛆虫滋生,周围软组织红肿。
追溯病因,患者存在明确危险因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外周神经 / 血管病变并存,3 月前足部烫伤后未规范处理(自行涂抹紫药水),导致创面感染逐步进展为坏疽。入院后予综合科多学科协作治疗,胰岛素泵强化降糖、阶段性清创术(首次清除坏死组织约 12g,含蛆虫 17 条)及负压创面治疗。因坏疽范围超过趾骨中段,最终行部分足趾截除术。
术后 12 周随访,创面愈合良好,空腹血糖控制在 6.2mmol/L,下肢血供改善(ABI 0.65),但患者遗留永久性足部功能障碍。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糖尿病足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曾经脚部有溃疡、曾经脚部分截肢或腿截肢过、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一些特殊的皮肤病变、脚部骨关节畸形。通常,如果您没有这些危险因素,出现糖尿病足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展开剩余77%大多数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经过干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对于您来说,早期预防糖尿病足意义重大,需要做到以下6个方面。
01
控好血糖是前提
1.高血糖是糖尿病足发生的“温床”。
2.您需要坚持规范的降糖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要及时到医院调整降糖药。
3.您应戒烟、戒酒,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
02
鞋子选择要适当
1.您应在下午或晚上买鞋,因为脚在下午都会有一定的肿胀,左右脚大小有差异时,应以稍大的一只为标准。记得需要穿着袜子、两只脚同时试穿,不宜购买暴露足趾、足跟的凉鞋。
2.鞋面要柔软、透气,四周封闭;鞋底要稍厚,弹性好且防滑。鞋的内面平整光滑,鞋前部为圆形或方形,留有一定的足趾空间,防止异常压力的产生,忌选购尖头鞋。
3.对于新鞋,穿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您的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逐渐增加穿戴时间,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4.不宜穿高跟鞋,以免重心前移造成脚趾受压,也不要赤脚穿鞋。
03
袜子选择有讲究
1.选择使用天然材料,如棉线、羊毛等制成的袜子 。
2.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
3.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 。
4.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
5.做到每天更换、清洗。
04
温水泡脚别烫脚
1.养成每天洗脚的习惯,用性质柔和的香皂清洗足部。
2.水温低于37摄氏度左右为佳,可用手背或手肘(而不是脚)试测水温,如果您对温度不太敏感,可以请家人帮忙。家中可备水温计一只。一般泡脚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3.洗后用柔软的干毛巾(纯棉、浅色)轻轻擦干足部皮肤,擦拭要轻柔,尤其是趾缝之间。
4.避免皮肤干燥,可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湿润,但需避开趾缝。
05
仔细修剪脚趾甲
1.趾甲平时较硬,浸泡后较软,所以修剪趾甲应在洗脚之后。
2.不要将趾甲的边缘剪成圆形或有角度,应直直地平剪,然后再用趾甲搓磨平。
3.修剪后的趾甲长度应与趾尖平行,不可剪得太短,不要剪破硬茧和鸡眼。
4.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
5.如果您视力不好,可在家人的协助下修剪,避免剪到皮肉上。
06
每天检查双脚
1.养成每天洗脚前检查双脚的习惯,如果脚上的皮肤出现水泡、溃破或糜烂,或者足部发凉、疼痛等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2.每天在穿鞋前,也要仔细检查鞋中是否有可能磨脚的异物,及时清理。
以下危险行为要避免:
1.不要在公共浴室修脚。
2.不要吸烟。
3.不要离取暖器等热源太近。
4.不要赤脚在热沙或水泥地上行走。
5.不要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
6.不要擅自使用任何化学药或膏药去除鸡眼或胼胝,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来源:保定市中医院
发布于:北京市悦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